一、全区3月生产安全事故及自然灾害情况
(一)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2025年3月全区未接报生产安全事故。
(二)自然灾害情况
1.总体情况
内江市3月气温偏低,降水偏多,日照偏少。月内以阴天或阴天间多云天气为主,上旬、中旬和下旬均出现了降水天气过程,利于增加农田底墒和塘库蓄水,利于小春作物生长发育及大春作物播种育苗;中旬和下旬的(强)降温天气过程对病虫害有一定抑制作用。
3月全市平均气温12.9℃,较历年同期偏低1.2℃。市中区平均气温12.7℃,较历年同期偏低1.4℃。极端最高气温为32.6℃,出现在3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为3.1℃,出现在3月19日。
2.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一般降温:3月14日至17日,内江市出现一次降温(降雨)天气过程,日平均气温从12.7~13.9℃降至6~6.8℃,日平均气温72小时累计下降了6.7~7.3℃。
强降温: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3月27日至29日,内江市出现了一次强降温(降雨)天气过程,日平均气温从22.3~23.8℃降至6.7~7.4℃,日平均气温48小时累计下降了15.5~16.6℃。冷空气影响时出现了6~7级阵风。
3.气候影响评价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月内以阴天或阴天间多云为主,气温偏低,降水偏多,日照偏少。上旬旬中、中旬旬中和下旬旬末分别出现降雨天气过程,利于增加农田底墒和塘库蓄水,有利于大春作物幼苗的积极生长,有利于小春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形成,有利于春耕春播等各项农事活动的有序正常开展;中旬出现一次(一般)降温天气过程、下旬出现一次强降温天气过程,对病虫害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
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据环境监测显示,3月我市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5~126之间,月内空气无污染天数28天,占比90.3%,其中优、良天数分别为16天、12天;全月有污染天数3天,占比9.7%,为轻度污染。月内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
二、4月自然灾害风险研判和防范措施建议
(一)气候预测
4月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月平均气温19.2~20.4℃,月总降水量45~60毫米。4~6日有小到中雨;9~11日有小到中雨;20~22日有小雨,日平均气温下降4~6℃;26~27日有小雨。
(二)防范措施建议
1.春季农区气温回升,小春病虫害将进入扩展流行关键期,建议各地加强小春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2.水稻、玉米(高粱)等大春作物处于播种—移栽期,要抓好壮苗、田间管理工作。一是施足底肥,二是加强幼苗病虫害防治。
3.清明节气到来,各地要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加强林区巡查,严禁野外用火,严防森林火灾发生。
4.春末夏初易出现强对流天气,需防范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危害。
三、4月安全生产形势研判和防范措施建议
(一)总体情况研判
4月,生产经营、建设、春耕等活动进入旺季,清明假期群众集中出行、祭祀扫墓活动增多,加之气候复杂多变,安全生产和森林火灾事故易发多发,安全形势复杂严峻。现对4月突出安全风险提示如下。
1.“有限空间”领域。气温升高,易造成有限空间内缺氧和有毒有害气体产生、积聚,随着地下管网、化粪池、农村沼气池等清淤和检维修作业增多,要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工作,严格作业审批,作业前开展气体检测和通风,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等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展作业,作业过程中,应对气体进行实时监测,并持续进行通风,发生事故后,严禁在未穿戴任何个人防护装备情况下盲目施救。
2.火灾预防领域。进入换季销售旺季,商场、物流仓储、“厂中厂”等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等货物增加,火灾荷载大,要加强每日防火巡查,做好火源管控,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和维护消防设施,确保消防疏散通道畅通无阻;清明将近,要加强墓地、祭祀等场所巡查,及时清理周边可燃物、洒水湿化,严防焚香、烧纸引发火灾事故。
3.道路交通领域。4月,客运、物资运输需求增加,运输企业要严格落实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专职监控人员要严格履行职能职责,做好车辆运行和驾驶员行为监控,避免多拉快跑、昼夜兼程等违法现象;清明祭祀、农事、春游踏青活动频繁,出行需求增加,要紧盯高风险路段和事故多发地点,深入开展交通运输安全隐患排查,盯紧“两客一危一货”及逾期未检验、报废等重点车辆,严查“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违法载人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优化清明、周末高峰重点时段出行保障,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群众出行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随时观察路况,远离货车车辆行驶视线盲区,避免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4.建筑施工领域。4月,雷雨及短时大风天气增多,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现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加强对升降设备、起重设备、脚手架的安全检查,加强对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开挖、模板、拆除等危险性较大工程的监督检查,重点排查深基坑、高大模板、起重吊装等危大工程,及时整治安全隐患,严格落实临边洞口防滑和防高坠安全措施,遇雷雨黄色预警或6级以上大风天气须停止室外高空作业,严禁违章指挥、盲目冒险施工,防范高空坠落事故。
5.森林防火领域。4月群众踏青出游,清明节期间祭祀活动频繁,加之春耕生产,野外农事用火增多,易发生森林火灾。要深入排查林区及其周边的火灾隐患,严格落实野外用火管控措施,倡导群众文明祭扫,春耕农事烧荒提前报备,落实专人监管。要加强重点时期森林火灾隐患的巡查频次,增设临时检查站,常态化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整治行动。进入林区要对车辆、人员进行防火登记、检查,严格遵守森林防火“十不准”和相关法律法规,持续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切实提高群众森林防火意识。
6.危化和工贸领域。4月雷雨天气增多,储罐区、配电房、甲乙类生产厂房等易燃易爆场所需合理安装避雷针和避雷带,确保其能够有效保护关键区域和设备;定期对防雷设施(避雷针、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等)开展检测和维护,电气设备、控制系统要采取安装浪涌保护器、屏蔽电缆等防雷击电磁脉冲措施;报警器、传感器等仪器仪表须安装防雨罩、防水外壳等防护装置,防止雨水浸入引发故障;严格落实危化品储存过程中防水、防潮措施,遇水反应的化学品要单独存放,严禁超量储存、混存,严防火灾、爆炸事故。要强化对工矿商贸等生产经营场所的安全监督检查,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作业前根据安全风险开展辨识,督促企业强化对有限空间、吊装、动火、临时用电等特殊作业的安全管控,粉尘车间定期清理积尘、防爆装置维护到位。严禁设备超限超载运行,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动火、高处作业严格执行审批监护制度。
7.城镇燃气领域。燃气事故多数因燃气用户安全意识薄弱、使用不当以及阀门、胶管、灶具和燃气管道等破损泄漏等问题引发。要深刻汲取近期燃气事故教训,强化对燃气企业的安全监管,开展餐饮以及沿街商铺等场所的燃气安全专项检查,推广应用燃气报警装置、自闭阀和长寿命软管,严厉打击非法充装、运输液化气罐行为,规范使用管理,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二)防范措施建议
群众回乡祭祖、踏青、短途出游等活动增多,外出需关闭家中燃气阀门、灶具开关、电器开关;出行前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和时间,检查车辆安全状况,确保车辆状况良好,郊区、农村、山区地带道路狭窄、弯多坡陡,需谨慎驾驶,切勿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分心驾驶、超速行驶、超员载客;进山入林、踏青时严格遵守森林防火相关规定,进山不带火,带火不进山;严禁在高压线、铁路、绿道、公路附近放风筝,防范风筝线这把“隐形刀”伤人。
各镇(街道)、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深刻汲取近期省内外典型事故教训,落实危化品、矿山、工贸、特种设备、电动自行车等行业领域“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监管以及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深入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进一步压紧压细压实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值班值守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带班、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备齐防范物资,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确保遇到突发情况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处置。
一、全区3月生产安全事故及自然灾害情况
(一)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2025年3月全区未接报生产安全事故。
(二)自然灾害情况
1.总体情况
内江市3月气温偏低,降水偏多,日照偏少。月内以阴天或阴天间多云天气为主,上旬、中旬和下旬均出现了降水天气过程,利于增加农田底墒和塘库蓄水,利于小春作物生长发育及大春作物播种育苗;中旬和下旬的(强)降温天气过程对病虫害有一定抑制作用。
3月全市平均气温12.9℃,较历年同期偏低1.2℃。市中区平均气温12.7℃,较历年同期偏低1.4℃。极端最高气温为32.6℃,出现在3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为3.1℃,出现在3月19日。
2.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一般降温:3月14日至17日,内江市出现一次降温(降雨)天气过程,日平均气温从12.7~13.9℃降至6~6.8℃,日平均气温72小时累计下降了6.7~7.3℃。
强降温: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3月27日至29日,内江市出现了一次强降温(降雨)天气过程,日平均气温从22.3~23.8℃降至6.7~7.4℃,日平均气温48小时累计下降了15.5~16.6℃。冷空气影响时出现了6~7级阵风。
3.气候影响评价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月内以阴天或阴天间多云为主,气温偏低,降水偏多,日照偏少。上旬旬中、中旬旬中和下旬旬末分别出现降雨天气过程,利于增加农田底墒和塘库蓄水,有利于大春作物幼苗的积极生长,有利于小春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形成,有利于春耕春播等各项农事活动的有序正常开展;中旬出现一次(一般)降温天气过程、下旬出现一次强降温天气过程,对病虫害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
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据环境监测显示,3月我市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5~126之间,月内空气无污染天数28天,占比90.3%,其中优、良天数分别为16天、12天;全月有污染天数3天,占比9.7%,为轻度污染。月内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
二、4月自然灾害风险研判和防范措施建议
(一)气候预测
4月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月平均气温19.2~20.4℃,月总降水量45~60毫米。4~6日有小到中雨;9~11日有小到中雨;20~22日有小雨,日平均气温下降4~6℃;26~27日有小雨。
(二)防范措施建议
1.春季农区气温回升,小春病虫害将进入扩展流行关键期,建议各地加强小春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2.水稻、玉米(高粱)等大春作物处于播种—移栽期,要抓好壮苗、田间管理工作。一是施足底肥,二是加强幼苗病虫害防治。
3.清明节气到来,各地要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加强林区巡查,严禁野外用火,严防森林火灾发生。
4.春末夏初易出现强对流天气,需防范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危害。
三、4月安全生产形势研判和防范措施建议
(一)总体情况研判
4月,生产经营、建设、春耕等活动进入旺季,清明假期群众集中出行、祭祀扫墓活动增多,加之气候复杂多变,安全生产和森林火灾事故易发多发,安全形势复杂严峻。现对4月突出安全风险提示如下。
1.“有限空间”领域。气温升高,易造成有限空间内缺氧和有毒有害气体产生、积聚,随着地下管网、化粪池、农村沼气池等清淤和检维修作业增多,要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工作,严格作业审批,作业前开展气体检测和通风,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等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展作业,作业过程中,应对气体进行实时监测,并持续进行通风,发生事故后,严禁在未穿戴任何个人防护装备情况下盲目施救。
2.火灾预防领域。进入换季销售旺季,商场、物流仓储、“厂中厂”等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等货物增加,火灾荷载大,要加强每日防火巡查,做好火源管控,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和维护消防设施,确保消防疏散通道畅通无阻;清明将近,要加强墓地、祭祀等场所巡查,及时清理周边可燃物、洒水湿化,严防焚香、烧纸引发火灾事故。
3.道路交通领域。4月,客运、物资运输需求增加,运输企业要严格落实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专职监控人员要严格履行职能职责,做好车辆运行和驾驶员行为监控,避免多拉快跑、昼夜兼程等违法现象;清明祭祀、农事、春游踏青活动频繁,出行需求增加,要紧盯高风险路段和事故多发地点,深入开展交通运输安全隐患排查,盯紧“两客一危一货”及逾期未检验、报废等重点车辆,严查“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违法载人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优化清明、周末高峰重点时段出行保障,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群众出行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随时观察路况,远离货车车辆行驶视线盲区,避免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4.建筑施工领域。4月,雷雨及短时大风天气增多,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现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加强对升降设备、起重设备、脚手架的安全检查,加强对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开挖、模板、拆除等危险性较大工程的监督检查,重点排查深基坑、高大模板、起重吊装等危大工程,及时整治安全隐患,严格落实临边洞口防滑和防高坠安全措施,遇雷雨黄色预警或6级以上大风天气须停止室外高空作业,严禁违章指挥、盲目冒险施工,防范高空坠落事故。
5.森林防火领域。4月群众踏青出游,清明节期间祭祀活动频繁,加之春耕生产,野外农事用火增多,易发生森林火灾。要深入排查林区及其周边的火灾隐患,严格落实野外用火管控措施,倡导群众文明祭扫,春耕农事烧荒提前报备,落实专人监管。要加强重点时期森林火灾隐患的巡查频次,增设临时检查站,常态化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整治行动。进入林区要对车辆、人员进行防火登记、检查,严格遵守森林防火“十不准”和相关法律法规,持续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切实提高群众森林防火意识。
6.危化和工贸领域。4月雷雨天气增多,储罐区、配电房、甲乙类生产厂房等易燃易爆场所需合理安装避雷针和避雷带,确保其能够有效保护关键区域和设备;定期对防雷设施(避雷针、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等)开展检测和维护,电气设备、控制系统要采取安装浪涌保护器、屏蔽电缆等防雷击电磁脉冲措施;报警器、传感器等仪器仪表须安装防雨罩、防水外壳等防护装置,防止雨水浸入引发故障;严格落实危化品储存过程中防水、防潮措施,遇水反应的化学品要单独存放,严禁超量储存、混存,严防火灾、爆炸事故。要强化对工矿商贸等生产经营场所的安全监督检查,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作业前根据安全风险开展辨识,督促企业强化对有限空间、吊装、动火、临时用电等特殊作业的安全管控,粉尘车间定期清理积尘、防爆装置维护到位。严禁设备超限超载运行,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动火、高处作业严格执行审批监护制度。
7.城镇燃气领域。燃气事故多数因燃气用户安全意识薄弱、使用不当以及阀门、胶管、灶具和燃气管道等破损泄漏等问题引发。要深刻汲取近期燃气事故教训,强化对燃气企业的安全监管,开展餐饮以及沿街商铺等场所的燃气安全专项检查,推广应用燃气报警装置、自闭阀和长寿命软管,严厉打击非法充装、运输液化气罐行为,规范使用管理,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二)防范措施建议
群众回乡祭祖、踏青、短途出游等活动增多,外出需关闭家中燃气阀门、灶具开关、电器开关;出行前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和时间,检查车辆安全状况,确保车辆状况良好,郊区、农村、山区地带道路狭窄、弯多坡陡,需谨慎驾驶,切勿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分心驾驶、超速行驶、超员载客;进山入林、踏青时严格遵守森林防火相关规定,进山不带火,带火不进山;严禁在高压线、铁路、绿道、公路附近放风筝,防范风筝线这把“隐形刀”伤人。
各镇(街道)、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深刻汲取近期省内外典型事故教训,落实危化品、矿山、工贸、特种设备、电动自行车等行业领域“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监管以及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深入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进一步压紧压细压实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值班值守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带班、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备齐防范物资,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确保遇到突发情况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处置。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