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隐患风险研判月报第2期

发布时间:2025-02-13   信息来源: 内江市市中区应急管理局    【字体:

一、全区1月生产安全事故及自然灾害情况

(一)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2025年1月全区未接报生产安全事故。

(二)自然灾害情况

1.总体情况

内江市1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异常偏多。月内光照充足,土壤墒情良好,下旬出现一次降温天气过程,有利于病虫的抑制或灭杀,整体气象条件利于油菜等小春作物的生长发育。

1月全市平均气温8.9℃,较历年同期偏高1.7℃。市中区平均气温8.5℃,较历年同期偏高1.5℃,极端最高气温为16.7℃,出现在1月3日、20日;极端最低气温为-0.3℃,出现在1月27日。

2.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降温:1月24日~27日,出现一次降温天气过程,日平均气温累计下降4~6.2℃,最低气温从9.5℃降至-0.3℃,累计下降9.8℃。

二、2月自然灾害风险研判和防范措施建议

(一)气候预测

2月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月平均气温10.0~11.0℃,月总降水量11~16毫米。2~3日有小雨,日平均气温下降3℃左右;5~8日有小雨,日平均气温略有下降;17~19日有小雨,日平均气温略有下降;21~23日有小雨,日平均气温略有下降;26~28日有小雨,日平均气温略有下降。

(二)防范措施建议

1.小春作物已经进入生殖生长阶段,需水需肥较大,注意肥水管理。加强病虫的早防早治,防范病虫开春后的增多、扩散。

2.冬季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清除,建议相关单位加强大气污染防控方面的工作。

3.冬季还没有结束,强降温、极端低温、霜冻、低湿干燥等气象现象仍将存在,将影响和危害经济果木、花卉、蔬菜、家禽家畜,还将诱发各类火灾的发生。对此,须高度警惕和加强防范。

三、2月安全生产形势研判和防范措施建议

(一)总体情况研判

春节后,各类生产经营活动趋于旺盛,停工停产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受春运、开学季、季节变换影响,道路运输、消防、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复杂多变,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

1.消防安全各类火灾隐患。企业复工、人员返岗,用火用电用气增多,火灾风险随之增大。开工前要对电气线路进行一次检查,及时更换维修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对使用“明火”的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清理周边易燃可燃物,全面检查消火栓、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设施器材,保持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畅通;要严格落实动火作业审批和现场监护,强化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家庭防火方面需规范使用取暖器、做好“三清三关”。

2.客货运输隐患。春运后期,叠加返工潮、返校潮,人流物流攀升。要加大路面巡查管控力度,加强易肇事肇祸路段排查治理;客货运输企业要严把人员车辆资质关,做好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做好车辆安检,严禁人、车带“病”运营;企业要应用动态监控、通信等手段,及时提醒或制止“三超一疲劳”等违法违规行为;时刻关注天气状况,遇恶劣天气,立即通知驾驶人员,做好应对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3.建筑工地复工隐患。建设单位要加强复工复产组织领导,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全面开展安全自查,确认安全生产复工条件落实到位、安全管理人员到岗、进场工人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确保施工现场防护、临边洞口防护、临时用电防护等安全有效,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到位,对危大工程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的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未经检查验收合格的,不得申请复工。

4.工贸企业复工复产期间高风险环节隐患。春节后复工复产的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涉有毒有害气体的有限空间、涉危险化学品等四大重点领域企业,重点关注涉水冷元件的金属冶炼相关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粉尘涉爆区域是否清扫到位、有限空间作业前是否严格通风监测、危险化学品是否规范使用等,严格督促企业落实复工复产“七个一”要求,严防事故发生。要严管严控各类危险作业,企业复工复产期间的检修维修、高处作业、外包进场、动火用电、吊装运输等危险作业频繁,要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工贸行业十大事故高发领域管控清单对于各类危险作业的要求规范开展作业,严禁凭经验凭习惯冒险蛮干。

5.危化特殊作业不规范隐患。危化企业要紧盯特殊作业等环节,严格作业审批和管理,加强现场监护,动火前落实隔绝、清洗置换和动火分析等安全措施,进入受限空间严格遵循“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原则,高处作业须规范穿戴防护用品,吊装作业应设置警戒范围,交叉作业要指定专人统一协调,严禁在同一管道上同时开展两处及以上的盲板抽堵作业,强化外来承包商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严防事故发生。

(二)防范措施建议

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区关于切实做好春节期间安全稳定工作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清醒认识抓好当前安全防范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紧盯节后企业大面积复工复产等重要节点、春季开学等重要时段,全面分析研判易发生群死群伤的行业领域,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

1.压实安全责任。严格落实党委领导责任、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坚决守住安全底线。

2.全力做好节后企业复工复产安全防范。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要督促指导企业抓好复工复产准备工作,严格执行复工复产安全生产“七个一”措施,确保安全有序复工复产。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复工复产。

3.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重点聚焦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工贸、非煤矿山、旅游、大型活动、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化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持续抓好养老院、学校、校外培训、冷链物流、森林防火、低温雨雪凝冻等安全防范工作。

4.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创新监管方式,拓展和畅通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线索来源渠道,依法严肃查处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充分发挥有奖举报的重要作用,鼓励群众举报身边的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对收到的各类举报迅速核查,从严从快惩处。

5.强化应急准备。要严格落实春节期间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完善各种突发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在重点时段对重点区域要前置应急救援力量,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确保及时科学高效处置。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