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内江市市中区2018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9-03-29   信息来源:    【字体:

2018年,市中区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工作思路,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重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上用实力。全年,全区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一、综合

年末市中区户籍总人口447110人,较上年略有减少。出生人口3836人,出生率为8.58‰,比上年回落0.79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603人,死亡率为5.82‰,比上年回落13.93个千分点。总人口中,城镇人口223958人,占总人口的50.1%。60岁以上人口105922人,占总人口的23.7%。全区常住人口46.68万人,城镇化率57.56%。

地区生产总值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0457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010万元,同比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573440万元,同比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783120万元,同比增长10.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8:38.1:52.1。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851477万元,同比增长8.7%,占GDP比重达56.6%。

工资水平普遍提高全区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7554元,同比增长25.3%。机关和事业单位年平均工资分别为83262元,70036元,企业单位的年均工资92308元,较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涨幅从行业分类来看,房地产、文化、体育、金融、水利、环境、居民、修理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幅均超过20%。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市中区(含经开区)完成农业总产值321854万元,同比增长3.7%。其中农业产值133369万元,同比增长4.2%;林业产值4414万元,同比增长4.0%;牧业产值147972万元,同比增长2.7%;渔业产值19535万元,同比增长6.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564万元,同比增长6.8%。

全年粮食总产量11.8万吨,其中,水稻产量8.68万吨,同比下降0.4%;玉米产量4.87万吨,同比下降0.3%。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70万吨,同比增长1.6%,油菜籽产量1.23万吨,同比下降0.8%;蔬菜产量21.17万吨,同比增长0.2%。

全年肉猪出栏25.9万头,同比增长1.3%;牛出栏0.17万头,同比增长1.7%;羊出栏1.69万只,同比下降0.7%;家禽出栏185.56万只,同比增长2.1%。养殖总面积16920亩(不含稻田养殖面积),水产品总产量8000多吨,(其中:名特优新水产品产量4436吨)

农林生态发展显著。全年实施森林管护面积 9.2 万亩(其中包括经开区 1.3 万亩);新增森林面积2681.9亩,森林覆盖率增加0.23%(含经开区);低产低效林改造2300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2.16万亩;通道绿化21公里,义务植树23万株,生态旅游与休闲产业实现收入15000万元(其中市中区6500万元,经开区8500万元)。森林火灾损失率控制在0.1‰以内、新增森林蓄积6500立方米,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内。开展特色经果林示范基地等功能区的建设,完成特色经果林栽植3.15万亩。

大力发展特色渔业、科技渔业生态渔业。今年,我区共建立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25个,鱼苗基地10个,现代水产示范园区1个,水产龙头企业1个,水产专业村2个,其中无公害养殖基地7个建立水产品配送中心1个,大型水产批发市场1个。

三、工业

工业经济发展良好。区有规模工业企业36户,实现总产值308970万元,同口径增长15.8%,其中:重工业267076万元、轻工业41894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较上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工业贡献率为42.6%。全部工业入库税金10586万元,增长87.1%。规模工业总产值中,五大传统产业实现产值293993万元,其中总量最大的是机械制造,实现产值114745万元;其次是电力能源,实现产值100531万元;冶金建材、医药化工、食品饮料分别是40082万元、22042万元、16593万元;传统五大支柱产业呈现“四快一慢”增长态势,食品饮料、冶金建材、电力能源、机械制造增长较快,均在17.0%以上,医药化工增速较慢,仅增长4.7%。新兴产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00718万元,增长9.9%。全年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55.99万吨标煤,同比增长27.5%。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完成投资985225万元,同口径增长15.3%,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2.2个百分点。分结构看,基础设施投资412838万元,增长22.0%;产业投资124747万元,增速下降8.6%;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207720万元,增速下降6.4%;房地产开发投资124989万元,增长298.5%;工业性投资95495万元,增速下降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036万元,第二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837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9352万元,三产业结构占比为6.9:9.9:83.2。

五、交通运输

交通建设有序开展。完成交通建设总投资1.43亿元,其中:投资6480万元,改造县道54.1公里;投资1839万元,新改建贫困村公路30.26公里;投资3300万元,新改建产业路、旅游路65.86公里;投资1792万元,完成窄路基加宽41公里;投资720万元,新建路侧护栏20公里;投资240万元,建设渡改车行桥1座。内江城市过境高速公路市中区段、黄荆坝大桥及连接线市中区段、川南城际铁路公铁两用桥及三元站等道路交通建设正有序推进。

受高铁开通冲击全区公路客运萎缩,货运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客运量1149万人,同比下降13.6%,客运周转量82562万人公里,同比下降10.5%。货运量完成837万吨,同比增长8.8%货运周转量完102288 万吨公里,同比增长8.6%。

六、商贸和旅游

消费市场发展良好。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0761万元,同比增长13.2%。从城乡划分,城镇远超乡村,城镇完成611943万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83.7%,同比增长13.3%,较乡村增速高0.4个百分点。从行业分,批发零售业占比较大,实现零售额611228万元,同比增长13.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83.6%。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19532万元同比增长13.4%。

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乐贤半岛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完成3个“2+1”旅游项目投资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75400万元,同比增长19.4%;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97.9万人次。

七、财政、税收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2018年,全年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300万元,同口径增长8.2%,其中,税收性收入31262万元,同比下降3.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61606万元,同口径增长11.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着力加大对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性等重点支出的保障,完成财政八项支出18204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9.6%。

八、科技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成效显著。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倾力打造高新技术产品和战略性新兴产品,狠抓科技项目的申报,采取以企业发明为主体、个人发明为辅助的“一主一辅”申请模式。全年,实施市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项;实施市级以上重大科技计划项目6项;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培育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4个、战略性新兴产品4个;新建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10项;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个,哈工大(内江)创新创业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截止2018年底,市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入驻小微企业46家、中介服务机构13家,引进创业导师19名;全年专利专利申请31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87件;聘请专家教授、科技特派员等科技人员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50余场次,发放各类科技资料6000余份(张),科技宣传培训惠及群众6000余人次。

教育事业发展良好。立足“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靓校”,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年”活动。2018年,我区继续加快推进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内江一幼、内江二幼维修改造项目;内江一小城南校区、内江十一小综合楼、内江十一中习羽综合楼、白马中心幼儿园新建项目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实施内江二幼南山园、白马中心校、实验幼儿园城南分园、内江四小综合楼等项目建设,新建教学及辅助用房13180平方米。全区(含市直、经开区)共拥有各类学校147所,其中普通中学24所、小学30所、幼儿园85所、职业中学7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7.77万人,招收新生2.26万人,毕业生2.13万人,专任教师4739人。加强干部培训,举办校(园)长、中层干部党务干部150余人次,开展各类教师培训8270余人次。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科书、作业本费3.609万人,减免在园幼儿保教费2461人,免除民办中职学生学费4184人,为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671人、免除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1479人,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1525人。全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75所学校实现“班班通”,全区接入四川省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平台达100%。2018年,市中区学前三年入园率为88.87%;学前一年入园率为91.73%。小学、初中入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37%。高中毛入学率为91.2%。

九、环保、卫生

加大环保力度,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做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严格控制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区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60.1微克/立方米和39.4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4.3%21.2%,优良天数282天,优良率为80.4%,达标天数比例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大力实施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抓好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世代工程解除13座水库承包养鱼合同,关闭、拆除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18个。沱江干流内江出境老母滩断面水质均值为类,乌龙河水质均值为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黄河镇水库水质为类。扎实开展一增一治一减行动,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完成马鞍山老工业区垃圾封场工程,3个垃圾压缩站加快建设。深入推进大规模绿化内江·中区行动,完成绿化面积1.13万亩。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发展进步。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狠抓卫生建设项目推进工作,搞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打造妇幼健康优质服务亮点。我区继续实施和启动建设的卫生计生建设项目4个,总建筑面积32503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2036万元。县级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全年,市中区卫生救助扶贫基金救助4704人次,金额246.95万元。积极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和“三医监管”平台实现了全区医疗机构的全覆盖。全区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累计建档49.56万份,建档率93.59%。加强防疫工作力度,对适龄儿童进行一类疫苗11种免费接种,全年常规免疫共报告接种免疫规划疫苗8.84万剂次,儿童基础五苗接种率为99.72%。加强传染病防控力度,全区传染病报告机构覆盖率100%,网络运行率100%。深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开展计生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民生工程,2018年,全区扶助对象分别为3750人、940人。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全年检查1363对。开展免费婚前检查项目,全年共检查1490对。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市中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99元,同比增长8.6%,城镇居民消费支出20309元,同比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20元,同比增长9.4%,居民消费支出12905元,同比增长9.4%。

社会福利事业稳定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稳定发展。加强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共为621重点优抚对象补助医疗费49.15万余元,为一至六级残疾军人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25万元,为1080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点优抚对象个人缴纳保费有困难的补助参保资金31.6万元。对家庭经济困难的6名烈属实施医疗救助,发放救助金5.74万元。

加强“12349”居家养老服务。为8369名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提高老年补贴标准并及时发放。80岁以上高龄老人由每年240元调至每年300元,90岁以上高龄老人由每年600元调至每年1200元。全年共为1.59万名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高龄补贴金628.76万元。

城乡低保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增城市低保对象295户、389人;取消低保对象1145户、2008人,减少城市低保保障资金56.45万元;全区城市低保累计保障人数98103人,累计支出保障金3131.46万元,累计月人均补助水平319.2元;全区新增农村低保对象323户,533人;取消农村低保对象1449户、1816人,减少农村低保保障资金34.52万元,全区农村低保累计保障人数107261人,累计支出保障资金2334.39万元,累计月人均补助水平217.63元。

加强特困人员供养,深入做好特困供养工作。按照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对全区3272名特困人员进行了认定,并发放资金1619.3万元。临时救助和慈善救助共救助困难群众7819人次,救济金额127万元。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巩固。全区城镇新增就业完成 9109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794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7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6%,控制在4.0%以内;全区失业保险参保11967人,征收失业保险基金590.19万元;农民工品牌培训321人,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788人;引导农民工规模输出就业10.4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 21.83亿元;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24万元;狠抓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已累计发卡34万张,发卡率为72.8%。

各类保险覆盖良好,基金征缴进展顺利。2018年,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87万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参保人数11636万人(在职6871人,离退休(职)人员4765人),征收养老金12380万元,征收职业年金3396万元。全面完成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工作,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4.2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0.48万人,参保率99.97%;征收城乡职工医保基金16421.52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7140.09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63万人,基金征收1558.27万元。推进建筑业工伤保险参保,办理新参建筑项目40个,共征收基金567.85万元,覆盖了建筑业职工6640人。

注:

1.公报所有数据均使用快年报数据,正式数据以《内江市市中区统计年鉴—2018》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农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3.农业、人口、教育、科技、旅游、环保、卫生、交通运输、就业和社会保障等资料来自于各相关部门。

内江市市中区统计局

2019年3月28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