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念好“统”字求得实效。紧抓统一战线人才济济、智力密集优势,对镇域内统战人士进行摸底调查,梳理分类,建立起凌家镇统战人士4类共计68名人才组成智囊团。积极动员基层统战力量踊跃投身于乡村振兴,组织新乡贤参与万企兴万村、万人帮万户活动,通过“新乡贤+企业”“新农民+农户”“头雁+群雁”模式,实现13个点位结对帮扶,发展种粮大户12户、精品蔬菜3000亩、柑橘种植10050亩、中药材320亩、特色水产275亩、豪猪养殖36户,助农增收,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
念好“融”字做好文章。全面融合镇内的新农民、新艺人、新移民、新乡贤群体这个“四新群体”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促进思想、感情、工作大融合,探索建立“村两委+新乡贤+当地农户”、“新乡贤+新思路+新办法”等乡村治理议事制度,打造“党建+基层治理”助力乡风文明同心圆模式,建立村级统战基地1个。目前,在乌鸡村、高洞、潘家坝等村试点,全年调节邻里矛盾、解决群众诉求、化解基层问题、提升基层效能等100余件,成功率92%以上,有力扩大干事创业“朋友圈”。
念好“新”字下足功夫。通过“新艺人”返乡反哺家乡计划,大学毕业生王全将“火针刺绣”(“汉安烙画”)走出助农兴农新新路子,带动省、市、县非遗项目7个,建立非遗展览馆1个,作品亮相西博会、文博会,收入已达近100万;通过“统战+新艺人+新农村家庭能人”模式,帮助留守妇女变身为“烙画巧娘”,让尤丽双为代表35名农户成为居家灵活就业新能人;通过“新青年+新生活”、“新乡贤+栋梁工程”、“助学+筑梦”筹集各类助学金10万余元,帮助53名学子,实现新人新气象、新人新未来的振兴局面。
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